分辨率又稱鑒別率,是衡量顯微鏡性能的一個重要參數(shù)。物鏡的分辨率是指物鏡能區(qū)分兩個物點間的最小距離,用σ表示。
σ=0.61λ/NA
式中λ為所用光的波長
可見,波長愈短,分辨率愈高。數(shù)值孔徑愈大,分辨率愈高。對于一定波長的入射光,物鏡的分辨率完全取決于物鏡的數(shù)值孔徑;數(shù)值孔徑越大,分辨率就越高。
提高分辨率的途徑:
(1)降低波長λ A 值,使用短波光作光源。在使用可見光(如鹵素燈或鎢絲燈)作燈源時 ,可加藍色濾光片以吸收長波的紅、橙光,使波長接近于平均波長,以利鏡檢觀察。紫外光顯微鏡是利用波長0.275 um的單色光作光源,從而使σ值減少為0.22um,分辨率高于可見光的兩倍。電子顯微鏡是利用電子束作光源,電于束也具有波動性,它的波長更短,其σ值為幾十個納米。
(2)增大介質(zhì)的 n 值和提高 NA 值,有效地降低σ值,從而提高分辨率。
(3)增大孔徑角,但孔徑半角最大也難達到90度,并且物鏡在制造后,孔徑角已經(jīng)確定,因此,此項措施難以在觀察時利用。
(4)增加明暗反差,觀察時恰當?shù)卦黾訄D像的明暗對比,也是提高清晰度的一項措施。可見,波長愈短,分辨率愈高。數(shù)值孔徑愈大,分辨率愈高。對于一定波長的入射光,物鏡的分辨率完全取決于物鏡的數(shù)值孔徑;數(shù)值孔徑越大,分辨率就越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