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相試樣經(jīng)拋光后,表面平整,光亮如鏡,在顯微鏡下觀察,除某些非金屬平雜物、鑄鐵的石墨外,只是光亮-一片.無法辯別顯微組織,必須使用浸蝕劑,對試樣表面進行浸蝕,才能清楚地顯示出顯微組織的真實。
浸蝕的方法較多,有化學浸蝕法,電解浸蝕法,特殊顯示法。金相室用得最多的是化學浸蝕法。
化學浸蝕是試樣磨面經(jīng)化學溶解和電化學腐蝕的過程。對于純金屬和單相合金,浸蝕是一個純化學溶解過程。金屬的晶界上原子排列紊亂,有高的自由能,容易被溶解而呈凹溝。且每個晶粒原子排列的位向不同,其表面溶解的速度也不一樣,經(jīng)浸蝕后,會呈現(xiàn)凹凸不平,在顯微鏡的垂直光線的照射下,顯示出明暗不同的晶粒和黑色網(wǎng)絡的晶界。
對于兩相或多相合金,浸蝕主要是一個電化學腐蝕過程。由于各組成相,具有不同的電極電位,浸蝕時便形成無數(shù)對微電池,具有負電位的一相成為陽極,被迅速溶入浸蝕劑中形成凹洼;具有正電位的另一相為陰極,在正常電化學作用下不受浸蝕而保持原有平面。當顯微鏡的光線照射到凹凸不平的試樣表面時,由于各處對光線的反射程度不同,在顯微鏡下就能看到各種不同的組織和組成相。
化學浸蝕劑的品種多,可根據(jù)不同材料的試樣或不同組織相選用。
浸蝕的方法,有將試樣磨面全部浸入浸蝕劑中的,有用棉花蘸上浸蝕劑察擦拭磨面的。一般將白亮的磨面浸蝕到變色發(fā)暗就可。但不同的試樣組織,浸蝕的深淺程度也不同。
試樣經(jīng)浸蝕后,立即用清水或酒精清洗并吹干,否則容易氧化,生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