顯微鏡目鏡測微尺和物鏡測微尺怎么使用?
顯微鏡用測微尺一般分為目鏡測微尺和物鏡測微尺,物鏡測微尺主要是用來校準(zhǔn)不同倍數(shù)下目鏡測微尺的實際尺寸,具體使用方法如下:
將一圓形目鏡測微尺裝入目鏡的中隔上方,使其適與物象在同一平面上。然后將物鏡測微尺(簡稱臺尺)安置在顯微鏡的移動臺上,調(diào)整焦距,使目鏡測微尺與物鏡測微尺的物相清晰可見時,移動臺尺(系在一毫米的長度上等分為一百格,每格為10um),使與目尺之刻線相重合,數(shù)出兩重疊線之間各尺的格數(shù),即可求得一格目尺的微米數(shù)。如在10倍的目鏡(目尺必須裝入其中)與40倍的物鏡的條件下,測得兩尺重疊線之間目尺17格適與臺尺3格重合,則一格目尺的長度為3(臺尺)×10um/17(目尺)=1.764微米(即40倍物鏡下,目鏡一格的值是1.764um),若被測物體之長等于目尺的30格,則該物體長度應(yīng)為:1.764×30=53um長。